学习参考

创新人才模式:培养“能解决问题”的大学生

发布日期:2013-03-21 作者: 点击:[]

创新人才模式:培养“能解决问题”的大学生
作 者:河南师范大学 孔国庆 张长伟 张晨寒
2013-02-2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战略任务。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积极推进人才模式创新,需要在准确把握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创造平台,提升创造权利,砥砺创造思维。
    创新型国家建设呼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使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着新的巨大变化,创新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背景下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创新能力决定着民族的兴衰与国家的存亡。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规模与数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高层次、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人才来解决。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世界上20多个创新型国家在人才培养上,无一例外都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的想象力、实践动手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我国传统的教育往往是灌输式的,学生不需要思考,只需按照老师的讲解领会,在这种被动接受的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本无法培养。同时,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愈加多样化、特色化。因此,要按照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的创造才能竞相迸发。
    为学生成长搭建创造平台
    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才能得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宜于创造权利生长的创造平台,让学生在广阔自由的空间中成长成才。因此,今天的教育一定要摒弃传统做法,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鼓励学生开拓前人未涉的领域,鼓励学生敢于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近几年一直尝试建立三维立体化的目标体系,就是要打造拥有“知识整合力”、“沟通能力”和“会提问,能解决问题”的大学生。
    为学生成长搭建创造平台,首先,在理念上要从过去的“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我们不能习惯于把教育者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要真正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学生创造素质的养成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其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做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还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创造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的教师。当创造环境和创造平台形成后,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逐步养成。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学生成长成才
    教育内容只有得到教育对象的自觉认同,实现受教育者主体的合目的性,其创造源流才能打开,创造激情才能激发,创造素质才能养成。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就要在看到学生身上“同质性”的同时,又要重视其“异质性”的存在。如果对所有学生“一刀切”地采取一种标准、一种要求,无视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教育内容就很难得到学生的主动接受。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其创造素质的养成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孔子的人文教育、德性教育在对人性深刻把握的基础上,非常尊重人们情感的发展规律,十分注重人的层次性和教育的梯级性,从而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层次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以此审视今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学生具有明显的个体、群体差异和渐进性特点,相同阶段不同个体的个性差异是显著的。因此,要遵循学生个性差异和明显特征,做到因人施教,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才能为学生创造素质的养成提供广阔的空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学生成长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学习需求,增强他们对教育内容最大限度的认同。只有认同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学生才能对其深入思考,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成为知识的主人,从而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培养创造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将来为社会谋福利并给他带来创造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孔国庆 张长伟 张晨寒;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2JD710013〕和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1GGJS-064〕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条:深度关注:创新人才,从何而来? 下一条: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